中新社福州12月3日电 题:台湾青年直播带“台企好物”:希望展现背后的两岸故事
中新社记者 闫旭
“这里的‘台企好物’除了有很好的品质,我也想传达他们的历史:很多台企在福州扎根30年以上,甚至是台二代、台三代接班,融入了这里。”这几天,在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的直播间里,台湾青年陈筱婷忙着带网友“云逛展”,大批网友涌入观看、互动。
而在线下,第二届福品博览会正在福州举办。首次设立的“台企好物”馆里,旺旺、海霸王、康师傅、翁财记、佳宁、天福等20余家台资企业携各自的“拳头产品”集中亮相,食品、化妆品、茶叶、酒类、文创产品等180多种“台企好物”琳琅满目,吸引不少人来逛展。
12月1日,在福州举办的第二届福品博览会上,台湾青年陈筱婷(左)和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蒋佩琪正在直播介绍“台企好物”。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开播前,作为主播的陈筱婷做了大量功课。了解商品是一部分,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这些商品背后的两岸故事和文化更让她动容。
“比如佳宁化妆品,从公公手上创立,现在儿媳妇出来代言推广;翁财记是父子两代人30多年的坚守;薇麦初秋、百家珍,都是通过两岸婚姻在福州落地生根的品牌;天福茗茶,由台湾家喻户晓的天仁茗茶创办者在大陆创立,将台湾冻顶乌龙技术与福建茶文化结合在一起……”陈筱婷如数家珍,希望通过直播展现这些“台企好物”背后的两岸故事。
自媒体视频运营是陈筱婷的专长,而长时间的直播对她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需要一直对现场气氛进行调控。连续直播好几天,她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2021年,陈筱婷扎根福州创业,从事自媒体视频号运营。这里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她着迷,也让她产生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福州”的想法。
今年3月,陈筱婷开设了“一人一狗游福州”视频号,带着宠物狗“老夫子”,探寻软木画制作、喜娘文化、喜箩制作等非遗项目的魅力,在两岸逐渐小有名气。
在陈筱婷看来,互联网营销能起到很好的宣介作用,而很多台湾青年刚“登陆”时对大陆流行的新媒体相对陌生。作为对台湾和大陆的互联网生态都较为了解的年轻人,她希望通过新媒体的运营,“这些在大陆扎根的台湾产品也能成为很好的桥梁,把两岸的人‘串起来’”。
12月1日,第二届福品博览会在福州开幕,首次设立的“台企好物”馆吸引不少人来逛展。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百家珍果醋背后就有把两岸的人“串起来”的鲜活故事。1998年,福州姑娘林霞和台湾百家珍酿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桢樑喜结良缘,百家珍随之落户福州。
在“台企好物”馆,百家珍的摊位吸引很多逛展者驻足品尝。林霞告诉中新社记者,她和丈夫在婚后开始不断往返两岸做果醋贸易,她的商务英语专业加持大陆广阔市场的支撑,果醋生意越做越红火,走进大陆各主要市场,并走向国际。
“过去我们走的主要是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在互联网营销方面比较薄弱。”林霞坦言,通过这两天的直播,发现对品牌推广有很大的提升,未来也要思考在这方面赶上去。
策划这场直播的台湾青年许真真是一名互联网营销导师,曾在台湾做大陆网购平台的运营。当时,她敏锐捕捉到大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势头,于是“转换赛道”来到大陆,从事短视频直播、跨境电商自媒体运营等。
“很多台商台企仍只有传统销售渠道,想做线上营销但找不到门路,所以这场直播他们都很支持我们。”许真真希望帮传统台企进行数字化转型。她正和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探讨打造一个持续的直播间,使之成为聚合各种“台企好物”的“线上大商场”。
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蒋佩琪对此乐见其成。在此次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为“台企好物”馆搭建的直播间里,她有时也“亲上阵”出镜推介。
“这次是一次帮助台企转型的‘试水’,没想到有这么大回响,人络绎不绝地来。”蒋佩琪表示,希望扩大直播间的效益,在以后的各类展会上邀请更多台湾工商团体和企业来参加,讲更多“台企好物”的两岸故事。(完)
今天(12月3日),记者从首届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获悉,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中国船级社与13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共同签署《加快长江航运现代化 推进绿色智能新发展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提出,各方要按照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145”总体思路和“131”智慧长江建设路径协同推进长江上中下游绿色智能航运发展,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航运、智能船舶、现代监管、畅通航道和智慧港口。《合作协议》明确,各方将从绿色发展、智能发展、运输畅通、安全发展、产业转型等五大领域22个方面展开合作,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常态化运行,建设绿色低碳港口/港区、绿色生态航道,共建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体系,共同打造并运行长江航运智能管理等平台、综合保障平台,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统一开放的长江航运市场,共建共用长江航运数据中心和长江港航一体化平台,推动内河智能船舶试点示范,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长江航运的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应用,深入推进长江干线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优化和过闸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发展多式联运,扩大江海直达运输领域和规模,推动长江电子航道图干支联网,强化部门间区域间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治理等协同治理,加强现代化搜救能力建设,拓展港口功能,推进航运金融、航运交易、海事仲裁、保险行业等要素聚集,鼓励航运新业态发展,加快绿色智能船舶及其配套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177万TEU,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4650.5万吨,同比增长7.6%、6.9%、10.5%,均再创历史新高;长江亿吨大港达15个,万吨级生产性泊位达451个,长江引航年均引领中外船舶6万余艘次,长江黄金水道在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鄢艳 高重)